基于意象思维的“红船精神”命名中共建党精神的合理性
-
作者: 杨晓伟;
-
关键词: 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意象”思维;;视觉语言;;象征
-
摘要: 建党精神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承接鸦片战争以降先进中国人寻求中华民族救亡图强历史任务的大背景下,围绕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进程所生成的一种时代精神。而"红船精神"这一概念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署名文章中提出的。就其文本语境中概念的基本内容与科学内涵来看,"红船精神"就是指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提法属于意象思维的产物,它通过"观象"然后"取象"即选择最能彰显"物象"之特质的部分,把实的器物层面的"红船"与虚器层面的、抽象的"红船"结合起来,由实体"红船"(嘉兴南湖画舫游船)→抽象"红船"(承载中国革命之航船)→"红船精神",通过这一系列逻辑升级和概念生成活动,体现了意象思维"观象"→"取象"→"复造象"(即"尚象制器,创立各种世上原先没有的东西")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基于此,综合中共创建史的整个历史涵盖时空,概念生成的准确、规范和传神,构建的历史方向感、方位感以及中共创建历史事件基本完成时态等多元因素来看,用基于"意象"思维命名的"红船精神"来指代中共建党精神,符合概念生成的准确、规范、形象基本原则,是对这一精神现象的最合理表述。
-
机构: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嘉兴学院基地;
-
年期: 201706
-
中文刊名: 毛泽东思想研究
-
CN: 51-1033/A
-
ISSN: 1001-8999
-
核心期刊: Y
-
CI指数: 129.173
-
基金: 2016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重点项目“五四时期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6NDJC011Z);;
2015年度浙江省社科联一般项目“五四时期浙江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2015NO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