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详情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救灾奖惩制度的历史考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救灾奖惩制度的历史考察
-
作者: 武艳敏;洪文杰;杨吉涛;
-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救灾奖惩制度
-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兵连祸结,灾荒不断,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卓有成效地应对了严重灾荒,快速集聚了其民心民意之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制定机动灵活的救灾奖惩制度并切实执行,大大提升了民众参与救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救灾奖惩制度分门别类、针对性强,虽属初创,仍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演进和近代化特征;奖惩制度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自我批评多于批评;奖励形式采取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形式,相对科学合理;奖惩制度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实施,极大程度上激励了群众广泛参与为救灾减灾而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和各项大规模救灾活动。
-
机构: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年期: 201902
-
中文刊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CN: 41-1027/C
-
ISSN: 1001-8204
-
核心期刊: Y
-
CI指数: 89.938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灾荒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ZS021);;
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BLS010);;
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救灾研究”(项目编号:2015-ZD-103);;
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项目编号:YJSXWKC201538);;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中共党史史料学”;;
郑州大学2018年度教改重大项目“‘四个选择’教育具体化的《纲要》课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