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表面修复材料的原位无损FTIR分析
    • 作者: 王卓;苏伯民;于宗仁;水碧纹;赵金丽;崔强;善忠伟;李倩;
    • 关键词: FTIR光谱;;原位无损分析;;反射模式;;K-K变换;;壁画;;修复材料
    • 摘要: 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是中国南方壁画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历史上曾对多幅壁画进行过化学保护,部分壁画表面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有机物涂层,分析研究壁画保护修复材料成分对于文物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文物的珍贵性与不可再生性,原位无损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未来文物分析的发展趋势,基于便携红外光谱仪的反射红外光谱技术是对文物表面材质较为理想的无损分析手段。利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侍王府壁画的地仗层和表面修复材料涂层进行了现场原位无损分析,这在我国古代壁画及其保护修复材料分析中属首次。首先测试了无涂层壁画白色背景位置反射FTIR光谱,并与标准无机矿物光谱比对确定了壁画地仗层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生石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涂层和有涂层壁画表面的红外反射特性及地仗层化学成分对表面涂层反射FTIR光谱测试的影响,探讨了应用Kramers-Kronig(K-K)变换处理数据的可行性,确定了K-K变换的应用范围,分析了壁画涂层K-K变换后反射光谱与衰减全反射(ATR)光谱的差异,并通过显微ATR FTIR光谱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分析验证了原位反射FTIR光谱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了涂层厚度,证明不同厚度涂层均能得到可解析的高质量反射FTIR光谱。最终确定侍王府壁画曾使用过聚醋酸乙烯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甲树脂三种高分子材料进行过表面加固,并得出壁画保存现状和修复材料及涂层厚度有较大关系。证明了基于反射模式的FTIR光谱技术能准确有效地获取文物表面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成分信息。该方法对表面有机涂层尤为敏感,是壁画类文物较为理想的无损分析方法,在壁画保护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该研究弥补了我国壁画类文物表面有机物原位无损分析的不足,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机构: 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
    • 年期: 202002
    • 中文刊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CN: 11-2200/O4
    • ISSN: 1000-0593
    • 核心期刊: Y
    • CI指数: 893.698
    • 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优秀青年研究计划(2014224);; 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GWJ201809,GWJ201813,201606);; 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7JR7WA012)资助
相关推荐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