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详情
>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考察——以军粮供给为中心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考察——以军粮供给为中心
-
作者: 朱成山;李泽昊;
-
关键词: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军粮供给;;人民战争;;历史考察;;初心
-
摘要: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献。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有效地军粮供给工作。战役过程中征用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二线转运民工130万,后方临时民工391万,总计达543万人,他们主要承担向前线运送军粮、向后方转运伤员等任务。据统计,淮海战役共筹运粮食9.6亿斤,不仅大大超过了战役所需(实际用粮为4.3亿斤),而且也为不久之后的渡江战役奠定了粮食基础。尽管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军粮供给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从总体上看,军粮供给工作具有立场的人民性、布局的系统性、政策的灵活性等特点,是取得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保障。500多万民工在解放全中国的旗帜下,形成的轰轰烈烈的淮海战役支前运动,不仅是粮食运送到前线的最关键一环,而且也体现了人心向背;不仅对当时国内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突显了我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
机构: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年期: 201906
-
中文刊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CN: 32-1790/C
-
ISSN: 1674-3571
-
CI指数: 29.131
-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增强江苏红色文化传播力研究”(18MLB00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时代江苏红色文化开发整合与传承研究”(2018SJZD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