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详情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孔子认识的变化与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孔子认识的变化与演进
-
作者: 杨凤城;付吉佐;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孔子;;儒学;;阶级标准;;民族属性;;治国理政
-
摘要: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其开创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调整过于机械的阶级认知标准和否定孔子的态度;随后在市场经济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突出其"民族"属性及对国情和社会制度选择的深层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高度,给予孔子及其思想高度而科学的评价,并运用于治国理政。概言之,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孔子的认识,实质是思考和解决孔子及其思想作为一种固有的文化形态如何融入、适应现代国家社会的问题。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年期: 202101
-
中文刊名: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核心期刊: Y
-
CI指数: 344.619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历程和经验研究”(17AD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