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矛盾心理探源
    • 作者: 张秋实;
    • 摘要: <正> 自称“脆弱的二元人物”的瞿秋白,在临逝之前极为坦率地写下了《多余的话》,我们从中可以窥视那些终他一生的矛盾心理:既声明自己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又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戴着假面具”的“剧中人”;既终生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义真诚感叹自己是一个陷入“历史误会”的文人;既觉得活着很累很倦,希望得到某种生理和心理的解脱,又流露出对生的热情和渴求。这些矛盾心理一直影响着秋白生前死后,生前精神痛苦,死后得不到人的理解。当他是“正面人物”时,人们用他的功绩来原谅他的“过头话”,淡化他的矛盾心理:当他成为“反面人物”时,人们又口诛笔伐他的那些本来可以理解的内心剖白。其实,瞿秋白不需要“原谅”,他需要理解。本文试图理解瞿秋白,并对他矛盾心理成因作一初步探讨。
    • 机构: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 年期: 199007
    • 中文刊名: 江汉论坛
    • CN: 42-1018/C
    • ISSN: 1003-854X
    • CI指数: 13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