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化学保护的保护性破坏——大型石质文物化学保护中的问题和对策
-
作者: 张秉坚;铁景沪;刘婷;
-
关键词: 不可移动文物;;石质文物;;化学保护;;憎水性;;保护性破坏;;对策
-
摘要: 近十多年来,化学防护和化学加固已经成为保护石、土、砖质文物的常用方法。所用化学材料主要是有机硅和有机氟等憎水性有机化合物以及碱金属硅酸盐等。这些材料有明显的防水和加固作用,但是应用一段时间以后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加速了文物的破坏。其中,憎水性保护层的起壳剥落是最常见的破坏现象,特别当文物本体与周边潮湿环境相连,在环境干湿循环频繁和可溶性盐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憎水性化学保护层很容易从文物本体上起壳剥落。为了防止或减小此类破坏的危害,本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从材料界面化学和水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剥离机理和有关对策的探讨,包括化学保护剂使用的恰当性问题、化学保护施工工艺问题以及毛细水迁移的影响问题等。实验表明,恰当选择化学保护剂和正确设计保护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化学保护的保护性破坏现象。
-
机构: 浙江大学;
-
年期: 201000
-
中文刊名: 石窟寺研究
-
CI指数: 0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09BAK53B05);;
浙江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资助(浙财教字[2007]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