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探寻希望?——哈维《希望的空间》感言
    • 作者: 胡大平;
    • 摘要: <正>在《希望的空间》译序中,我已经扼要地阐述了对本书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学路径的总体理解,但我仍然担心这本书在汉语语境中存在着某种“突兀感”。因为,这本书明显的乌托邦气息与时下的文化氛围并不一致。不过,从更广泛的历史经验来讲,如果不是在唯实论意义上来使用“乌托邦”这个
    •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 年期: 200705
    • 中文刊名: 中国图书评论
    • CN: 21-1035/G2
    • ISSN: 1002-235X
    • 核心期刊: Y
    • CI指数: 1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