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生产之外寻找革命的落脚点——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社会批判的逻辑转向和意义
-
作者: 胡大平;
-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研究;;批判理论;;逻辑转向
-
摘要: 在革命主体"消失"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姿态上转向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且在实际批判过程中把焦点移至《资本论》逻辑——即从商品生产出发——之外,试图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主体消失之原因和寻求新的革命落脚点。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开辟出意识形态(文化)、交往、符号、话语等多个批判战场,以各种文化理论置换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最终,在后马克思语境中,批判理论本身也再度从社会理论返回哲学,从而颠覆了19世纪从哲学到社会理论的发展经验。在总体上,20世纪的全部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以其多样性的探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和视野,也以自身的失败的经验证明了资本主义变化给革命运动和理论造成的困难。
-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
年期: 200905
-
中文刊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CN: 11-3040/A
-
ISSN: 1004-5961
-
核心期刊: Y
-
CI指数: 46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