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汉代木牛车抢救性复原修复
    • 作者: 陈庚龄;田小龙;
    • 关键词: 木牛车;;糟朽;;棺板木;;复原;;修复
    • 摘要: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木牛车,两轮巨大,造型简约、独特,是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特有样式。器物因受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影响,具有糟朽木器的典型特征,车体结构因腐蚀严重而坍塌散架,木质收缩变形,车轮残损、残缺,车辕、车轴断裂,车軨、车軧残失,车毂及附属部件酥解、粉化,以致无法组合成形。为此,对这批木牛车实施了抢救性复原修复。修复工作采用考古出土的汉代棺板木作为修复材料,使用棺板木木屑及聚醋酸乙烯乳液混合物用于补全、补缺和外观做旧;回收利用老化的竹签条或棉签棒对车辐进行了复原;采用滴管渗透的方法,使用PB72的乙酸丁酯或丙酮试剂对糟朽部件实施加固;最后,采用器物原始的铆眼套合技术,使木牛车历史原貌得到复原,修复效果良好。本工作可为其后糟朽木器的修复提供科学可行的材料和技术。
    • 机构: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 年期: 201001
    • 中文刊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CN: 31-1652/K
    • ISSN: 1005-1538
    • CI指数: 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