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家导航
成果导航
专家成果大数据
登 录
注 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克思为何对太平天国评价前后迥异
马克思为何对太平天国评价前后迥异
题名:
马克思为何对太平天国评价前后迥异
作者:
曹志君;袁蓉;
摘要:
<正> 马克思在1850年至1862年间对太平天国的认识有一个从同情赞许到批评指责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息息相关。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必须对当时历史背景作具体的分析。
年期:
200106
刊名:
世纪
CN:
31-1654/K
ISSN:
1005-4715
CI指数:
0
在线阅读
PDF下载
相关文献推荐
马克思
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
思想的学术评估
胡大平;
2012-09-30
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王磊;
2013-12-20
试论
太平天国
时期的毛鸿宾
章义平
1998-08-15
从
马克思
主义的后现代化看后现代
胡大平;
2013-11-26
太平天国
印书的三种稀世刻本浅析
章义平
1998-12-10
深刻领会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王炳林;
2021-12-20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孙亮;
2018-10-25
马克思
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何虎生;
2016-05-20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百年探索
杨凤城;
2021-04-25
邓小平与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结合”
齐卫平;
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