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家导航
成果导航
专家成果大数据
登 录
注 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上)——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
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上)——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
题名:
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上)——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
作者:
胡大平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意识;;生产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评李斯特手稿》
摘要:
《评李斯特手稿》是马克思最早直接地把生产力作为中心问题来讨论的文本,但是在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立场引导着理论立场的变迁,因此在总体上这一文本具有内在的矛盾:一方面,他已经意识到隐含在现有工业形式中的力量(即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前提,另一方面考虑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客观颠倒),他对生产力采取了十分明显的批判态度。而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部历程看,科学/价值、理论立场/政治立场等等关系的协调构成一个中心问题。从这一特征出发,在阅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以单一的思路在不同文本中提炼或概括某些原理的东西,而应该充分注意科学/价值、连续性/非连续性等基本关系,从变迁过程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以及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力量。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年期:
200505
刊名:
人文杂志
CN:
61-1005/C
ISSN:
0447-662X
核心期刊:
Y
CI指数:
117.72
在线阅读
PDF下载
相关文献推荐
马克思
最初
遭遇
生产力问题的
语境
、理论
逻辑
和意义(下)——兼论
马克思文本
解读的若干原则
胡大平
2005-11-15
马克思
最初
遭遇
生产力问题的
语境
、理论
逻辑
和意义——兼论
马克思文本
解读的若干原则
胡大平;
2005-07-01
在
马克思
的理论
逻辑
上历史地走入当代——《回到
马克思
》和
马克思
哲学解释的深度模式研究
胡大平
2000-04-20
从
文本
到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
文本
研究的若干基础问题
胡大平;
2009-02-10
走出“后
马克思
主义悖论”——新
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教训及其启示
胡大平
2004-05-24
马克思
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
思想的学术评估
胡大平;
2012-09-30
马克思
的思想史效应及其意义
胡大平;
2017-10-15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
马克思
主义文化地位解读
刘玉东;郭榛树;
2007-03-05
马克思文本
的解释和学派立场
胡大平
2002-06-20
马克思
主义创新与
马克思文本
的历史分析——评《
马克思
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胡大平
199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