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家导航
成果导航
专家成果大数据
登 录
注 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1976—1978中国社会的演化——兼论华国锋时期政治环境的变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6—1978中国社会的演化——兼论华国锋时期政治环境的变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题名:
1976—1978中国社会的演化——兼论华国锋时期政治环境的变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作者:
程美东;
关键词:
华国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社会转型
摘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国内政治力量变化趋向和整个社会生活方式渐变等综合因素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内政治力量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力量在中央层次非常有限,而消极力量和反对力量却得到了发展。第二,政治合法性资源选择与治国政策发生转型。一方面,开展造神运动以塑造克里斯玛型领袖形象;另一方面,有限度地解放、使用老干部,积极抓经济建设,努力提高生产力以增强政府绩效性,等等。但是,当时的做法与预期的目的存在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只要遇着合适的环境就必然会激化。第三,社会控制的渐渐松动为发扬党内外民主、冲破教条主义的樊篱提供了适宜的外在环境。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期:
200806
刊名:
学习与探索
CN:
23-1049/C
ISSN:
1002-462X
核心期刊:
Y
CI指数:
169.619
在线阅读
PDF下载
相关文献推荐
中国共产党
政治
建设的近百年探索:理论与实践
齐卫平;
2019-11-07 16:09
1949年至1956年中国
社会
的
政治
变化
齐卫平;
2011-10-25
中国共产党百年
政治
建设的历史纵论
齐卫平;
2021-06-25
五四
时期
中国
社会
转型与自杀现象
齐卫平
1998-06-15
论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国家治理优势
齐卫平;柴奕;
2020-07-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齐卫平;
2021-09-09
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中国
社会
的进步——兼论爱德基金会在中国
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
何虎生;王超;
2015-08-1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员标准的演变考察——基于党的
政治
建设视角
熊秋良;
2019-12-3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杨凤城;朱金鹏;
2021-01-15
“小康
社会
”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
姜丹溪;陈金龙;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