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家导航
成果导航
专家成果大数据
登 录
注 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
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
题名:
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
作者:
王建华;
关键词:
公民塑造;;劳动英雄;;二流子;;身份—角色
摘要: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在立足阶级动员的基础上,中共创造了"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那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消灭私有产权意味着个体对抗"身份—角色"的内核被消解,个体的生存完全依赖国家,由此促成了建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
机构: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年期:
200804
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CN:
32-1312/C
ISSN:
1003-8671
核心期刊:
Y
CI指数:
183.27
在线阅读
PDF下载
相关文献推荐
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
路径
——以
陕甘宁边区
为个案
王建华;
2008-11-15
建国初期乡村政治格局的变迁——以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为考察
对象
熊秋良;
2010-06-20
革命视域下的乡村妇女解放——以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为例
王建华;
2010-01-05
乡村观念世界的现代转型——以延安时期
改造
巫神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王建华;
2018-01-20
行宪国大代表选举中的政党博弈——以民、青两党与国民党为考察
对象
熊秋良;
2012-09-25
转型社会中的党群关系:现状分析及
路径
探讨——以X省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张家芳;
2015-02-15
陕甘宁边区
的新文字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中心
王建华;
2011-05-30
论大众传媒对历史记忆的表达——以建国后孙中山“逢十”诞辰纪念活动为考察
对象
熊秋良;
2016-12-15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的识字运动
王建华;
2010-02-15
区域博物馆协同发展
路径
研究——基于淮海经济区博物馆协同发展的调研分析
李晓军;
202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