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余昩墓的发现及其意义
  • 题名:吴王余昩墓的发现及其意义
  • 作者:张敏
  • 摘要:<正> 吴王余昧墓的发现,是江苏近年来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本文拟据此并结合大港至谏壁一带的两周墓葬,对吴国史上几个重要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宜侯矢簋之宜与丹徒宜侯矢簋,1954年在丹徒县北山之东的烟墩山出土,其铭长120余字,(?)(以下用△代)字凡五见.①历年来专家学者对此字多有考证,郭沫若、唐兰、陈梦家、黄盛璋、刘启益等皆释“宜”.其地望或说在今丹徒附近;②或说在东南地区;③或说为国名;④并有人认为其地在陕西境内之散国附近;⑤或说宜即宜阳.⑥陈邦福先生释“俎”,可能是
  • 机构:南京博物院 馆员
  • 年期:198803,198804
  • 刊名:东南文化
  • CN:32-1096/K
  • ISSN:1001-179X
  • CI指数:37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