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圂”考释──兼论汉代的积肥与施肥
-
作者:龚良
-
摘要:先秦时代,“圂”一般专指猪圈,养猪之所;至战国末期,有了猪圈与厕所两重含义,此时的“”既不专指猪圈,也不单指厕所,而是带厕猪圈的意思,广泛见于汉墓中的实物模型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它的建筑特色和功能,这种融解手、养畜(猪)、沤肥三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形式与汉代积肥、施肥技术密切相关,大量带厕猪圈模型的出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水平。故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圂”及其意义的演变。
-
机构:南京大学历史系
-
年期:199501
-
刊名:中国农史
-
CN:321016K
-
ISSN:10004459
-
核心期刊:Y
-
CI指数: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