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专家导航
成果导航
专家成果大数据
登 录
注 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孙中山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趋同性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文化基础
从孙中山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趋同性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文化基础
题名:
从孙中山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趋同性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文化基础
作者:
陈金龙
摘要:
第一次国共合作除了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之外,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就是文化观的趋同性。孙中山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对中西文化都有着基本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传统文化中不适应于现代生活的部分,必须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之,而对其中的精华,则应有所吸收,有所改造。对于西方文化,他们认为,应当根据中国国情,容纳其长处而避其短处,以期达到改造和充实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对他们来说,对文化的选择,说到底就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选择,要通过对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创造出适合现代中国发展的新文化,这种文化观上的趋同性,反映出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政治的趋同性,而正是文化观的趋同性为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合作提供另一可能性。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
年期:
199503
刊名:
党史研究与教学
CN:
35-1059/D
ISSN:
1003-708X
核心期刊:
Y
CI指数:
95.456
在线阅读
PDF下载
相关文献推荐
论
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
文化
基础
陈金龙
1996-11-15
论毛泽东创新
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
文化
基础
程美东;
2013-11-20
论
马克思主义
进入中国语境的
文化
进路
王刚;
2011-04-20
发挥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
文化
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齐卫平;
2009-05-15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
地位解读
刘玉东;郭榛树;
2007-03-05
中国共产党
早期
中央报刊在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及启示
丁俊萍;徐信华;
2010-07-05
马克思主义
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相结合的时代价值
王炳林;李盖启;
2021-11-15
大同思想对中国
早期
知识分子接受
马克思主义
的影响
王刚;丁亚娟;
2016-04-30
湖北党史人物对
早期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的贡献——以董必武、李汉俊、恽代英为例
丁俊萍;徐信华;
2008-02-10
正面与负面:民本思想对中国
早期
知识分子接受
马克思主义
的影响
王刚;范琳;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