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人——以胡适、周作人、陈寅恪、范文澜为例
  • 题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人——以胡适、周作人、陈寅恪、范文澜为例
  • 作者:程美东;
  • 摘要:<正>胡适曾以不无自嘲的口吻说及文人的社会价值: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旧式文人的四体不勤造成了他们面临乱世时的无奈,这样的情状多少促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普遍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伦理的形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人彻底的、诚心诚意的蔑视武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
  • 会议录名称: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 会议名称:“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主办单位: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 发表时间:2007-11-15
  • 会议级别:全国